針對國內多數社交網站大眾化的發(fā)展,筆者對豆瓣的小眾化發(fā)展還是情有獨鐘的。無論是關乎西方“時間之箭”的哲學理念,還是東方輪回學說的玄學思維,在現有的一定階段,社會一定是朝著分眾化的方向而發(fā)展的,而豆瓣也正是做出了回應,因此,只要豆瓣有所堅持的走下去,就會得到良性的發(fā)展。
如果要筆者對豆瓣只用幾個字做以表述,那就是“小眾化”。在筆者看來,這就是豆瓣的核心競爭力。事實上,越是大眾化的,越是抹殺個性化的產品,一旦行業(yè)有了長足的發(fā)展,就會逐漸趨于衰敗。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,我們從微軟之于蘋果,福特之于通用的案例就可以很清晰的發(fā)現這個道理。
自然界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,大眾化只存在于宏觀,大眾化正是無數小眾化所體現出的一種趨同性。就微觀而言,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大眾,只是大眾缺乏了足夠的契機而已;ヂ摼W的發(fā)展也已經由單一走向了多元化的長尾時代,無論你選擇駐足哪一家網站,無論你是否跟上了所謂的時代潮流,你,永遠都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在實現著一種自我的小眾化。
由此,社會就是由無數的小眾化的個體而構成的。同樣來說,將社會進行無數次的解構,得到的也只能小眾化的個體。因此,keso說豆瓣更像是一種社會,這是合理的。
回歸正題,追溯國內大多數社交網站的發(fā)展,都屬于是一蹴而就的,然后就依借第一次的那股推力,慣性式的發(fā)展,一旦當用戶感到寂寞與乏味之時,用戶群就會逐漸瓦解。
大多數社交網站希望的是我做什么,你用什么,這就是大眾化的一種典型體現,無論它的思維多么新穎,它做出來的,終究只能是更趨于大眾化思維的產品。于是,糾結就這樣產生了,非常大眾化的產品究竟是否具備足夠的用戶價值,這的確是一個需要考量的問題。
說到豆瓣,一直以來,它做的事情都是更專注于讓用戶自我制造產生信息,因為只有這樣,才能夠最大程度上的解放小眾化的思維,同時,這些信息都是用戶隨性隨心而產生的,本身就是具備粘性的產物。
下面對豆瓣的亮點進行簡要說明:
首先,豆瓣從書籍入手,得到了第一批用戶,這,就是豆瓣的DNA所在。這個用戶群,是與眾不同的。他們本來的特質,就是品味略高的用戶,具備了小眾化用戶的特性。筆者可以毫不夸張的說,在以靠網頁游戲粘人和發(fā)放雞腿券而得到用戶的國內社交網站里,豆瓣的第一批用戶,是非常具備價值的一批用戶。就以這樣一個初期的用戶群發(fā)展而來,豆瓣像是一塊磁石,在吸引著與它臭味相投的用戶。并且,臭味相投的用戶之間也在逐漸吸引著對方。這樣一種弱鏈接,是尤為重要的。
其次呢,豆瓣電臺也是很成功的一項創(chuàng)意。這里首先要補充一點:我們都知道,常規(guī)意義上的電臺,是一項夕陽產業(yè),發(fā)展?jié)摿苡邢拗。但是,它依舊存在用戶群體,它的意義就在于: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刻電波的那一端會傳來怎樣的訊息,就是這樣一種不可預知的神秘使電臺進一步的穩(wěn)固了它的用戶群。因此,豆瓣里的那個“隨機”的播放器,被叫做豆瓣電臺,“讓你與音樂不期而遇”,當然,這也是與你彼此對味的音樂。
最后,要說的是,好的公司,會讓你感覺到它的味道。豆瓣,就是這樣一家可以嗅到與你氣味相和的互聯網公司。作為個人而言,因為這種味道的存在,筆者覺得豆瓣會得到長期且優(yōu)異的發(fā)展。
以上概述,皆是以豆瓣為例,取其精華,做了一些討論,希望可以讓臭味相投的朋友得到一些啟發(fā),也就足矣了。